礦山除塵器的工藝流程是利用濾料捕獲煙氣中的塵粒。濾料捕獲塵粒的能力決定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因此,整個除塵器的工藝流程可以簡單描述為通過對經過除塵器的含塵氣流的阻力的控制,使濾料保持捕獲塵粒的能力,此控制即為周期性地對布袋清灰,防止氣流阻力過大。為防止濾料的壓力降過大,應該周期性地對濾袋進行清灰。濾袋清灰并不是將濾袋上的灰層全部除掉,清灰后將殘余少量由極細微塵粒組成的布粉層,用于下一除塵過濾室中由花板分隔成凈氣室(上箱體)和含塵室(中箱體)兩部分。濾袋安裝在花板上。含塵氣流在穿過濾袋進入凈氣室(此過程即為過濾過程或稱為除塵過程)時,濾袋外表面即留下一層灰層(布粉層)。與濾袋材質相比,灰層更為細密。事實上,小的塵粒是由灰層捕獲的,否則能穿過濾袋。因此,新的濾袋在剛投入使用時,將有極細微的塵粒穿透濾袋逃逸,在煙囪口形成羽狀煙,當布粉層形成后,羽狀煙即消失。
破碎除塵·器工藝流程含塵氣體通過濾布時,濾布纖維間的空隙或吸附在濾布表面粉塵間的空隙把大于空隙直徑的粉塵分離下來,稱為篩分作用。對于新濾布,由于纖維之間的空隙很大,這種效果不明顯,除塵效率也低。只有在使用時間后,在濾袋表面建立了厚度的粉塵層,篩分作用才比較顯著。清灰后,由于在濾袋表面以及內部還殘留少量的粉塵,所以仍能保持較好的除塵效率。 對于針刺氈或起絨濾布,由于氈或起絨濾布本身構成厚實的多孔濾層,可以比較充分發揮篩分作用,不能依靠粉塵層來保持較高的除塵效率。
含塵氣體通過濾布纖維時,大于1μm的粉塵由于慣性作用仍保持直線運動撞擊到纖維上而被捕集。粉塵顆粒直徑越大,慣性作用也越大。過濾氣速越高,慣性作用也越大,但氣速太高,通過濾布的氣量也增大,氣流會從濾布薄弱處穿破,造成除塵效率降低。氣速越高,穿破現象越嚴重。
當粉塵顆粒在0.2μm以下時,由于粉塵極為細小而產生如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布朗運動,增加了粉塵與濾布表明的接觸機會,使粉塵被捕集。這種擴散作用與慣性作用相反,隨著過濾氣速的降低而增大,粉塵粒徑的減小而增強。以玻璃纖維為例,纖維越細除塵效率越高。但纖維直徑細的壓力損失要比粗的纖維大,耐蝕性也越細越差。
振動篩除塵器的工作機理是含塵煙氣通過過濾材料,塵粒被過濾下來,過濾材料捕集粗粒粉塵主要靠慣性碰撞作用,捕集細粒粉塵主要靠擴散和篩分作用。濾料的粉塵層也有過濾作用。
布袋除塵器除塵效果的優劣與多種因素有關,但主要取決于濾料。布袋除塵器的濾料是合成纖維、玻璃纖維織成的布或氈。根據需要再把布或氈縫成圓筒或扁平形濾袋。根據煙氣性質,選擇出適合于應用條件的濾料。通常,在煙氣溫度低于120,要求濾料具有耐酸性和耐久性的情況下,常選用滌綸絨布和滌綸針刺氈;在處理高溫煙氣(<250)時,主要選用石墨化玻璃絲布;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選用覆膜針刺氈料等。
布袋除塵器運行中控制煙氣通過濾料的速度(稱為過濾速度)頗為重要。一般取過濾速度為0.8—1m/min,對于大于0.1µm的微粒效率可達99%以上,設備阻力損失約為980—I470Pa。 布袋除塵器安裝要點
重力沉降作用——含塵氣體進入布袋除塵器時,顆粒大、比重大的粉塵,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來,這和旋風的作用基本相同。